《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十六
(语文课 堂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
郭桥中心学校 杨文杰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给语文课程以科学的定位,语文课程不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情趣。”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文章的蕴涵。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三个阅读教学观:一是体验性教学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文章字里行间所折射的思想,同时以感性获得为基础,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逐步感受、感知,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沟通。二是拓展性教学观。《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学生阅读面的要求,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所以,在教学中我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结合农村学生收集资料渠道窄小,我帮他们收集了很多关于园明园的资料,下发给他们,通过阅读,更能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三是创造性阅读教学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能力。”小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主要指的是超越自身的阅读体验。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说、写这把火烧毁了什么?以及你最想说的,急于想的话。主旨就是要帮助、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体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服务的。
2.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流程:
一、初读,感知文本
1、齐读课题(三遍),谁还想读?(师进行简评)读了课题你想这篇文章主要会写什么?
2、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吗?
二、精读,体验文本
(一)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内容)
3、快速读中间部分边读、边想、边体会,对于园明园你知道些什么呢?
4、园明园凭什么在世界上举世闻名,而且被誉为万园之园?
5、找到描写宏伟建筑的那一段话,边读边看边找,这一段写园明园的建筑景观一共用了几个“有”?作者用了7个“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想一想,要写尽园明园中的全部景观和建筑,还要用上多少个有?依据在哪里?除了感受到园明园的景观多外,你体验到了什么?
你从补充资料中还了解到哪些和园明园景观相关的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6、播放影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园明园的壮美。(教师解说:一方小小的天地,容纳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这就是园明园,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园明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谁愿意读一读,带大家去欣赏这汇世界景观为一身的园明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7、找到描写历史文物的部分,边读边画边想,说说你从中能够体验到什么?(要求:学生按照“我从课文中的……可以看出……”)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8、对于园明园除了课文中的,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发给大家的的阅读材料)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9、师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园明园汇各地风景名胜于一体,集中华文化与艺术为一身,作为中国人的你,想说些什么?
再读课文,把这种情感充分地流露出来。(教师可适机范读)
(二)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11、这么一座建筑宏伟的园明园,这么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么一个让中国人引以自豪和骄傲的园明园竟然被化为灰烬。结合老师下发的补充资料,自学课文最后一段。
⑴说说你从课文中体验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验到的?
⑵补充资料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到震撼?
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放短片,学生观看。
12、练习朗读课文,把你体验到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3、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14、什么叫做“不可估量”?园明园的毁灭,它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为什么说园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你的内心是什么滋味?
15、我相信每个同学看到“不可估量”这个词,都有自己的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课文。
指名读 齐读 范读 自读 展示读
老师想问你们,此时你内心的感受能估量吗?
16、学生在读课题,把你从文中体验到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三、再读,超越文本
17、园明园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毁灭了,你有什么疑问吗?
18、学生通读全文,想一想,这把火烧毁了什么?假如你现在就站在一片废墟的园明园前,想像着昔日园明园的辉煌和灿烂,你一定心潮起伏,澎湃不已,会有很多的话想说,请你把这些话写在你的心上。
19、师总结:如今,园明园的废墟依然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时刻要记住“勿望国耻,振兴中华!”
附板书设计:
园明园的毁灭
建筑宏伟 景观多 壮观 自豪热爱
无比
奇珍异宝 数量多 种类多 价值高 骄傲 赞美
化为灰烬 野蛮 贪婪 强烈 痛恨
不可估量 瑰宝 精华 深深 痛惜
教学反思:
1、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对语言文字的研读、探究,并使其有所知、所感、所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祖国文化赞美的情感,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卑劣的强盗行径。使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这个环节体现了体验性阅读教学观。
2、教学中安排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验,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这就是拓展性阅读教学观的体现。
3、教学最后安排了学生写的训练环节,听说读写相结合,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升到至极。这一环节体现了创造性阅读教学观。
4、这篇课文呈现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颇为陌生,而学生从影视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大多是反映清政府的皇帝都很英明,给教学中学生体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增添的难度。
(语文课 堂网 www.pepxiaoyu.cn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